手术台的无影灯在苏蔓视网膜上灼出光斑,金属器械碰撞声像某种倒计时。她攥紧检查床边缘的皮革衬垫,感受着冷凝胶在腹部划开的黏腻轨迹。"子宫内膜厚度0.8cm,激素水平达标。"林医生的声音从B超机后方传来,白大褂袖口露出半截梵克雅宝情人桥腕表——那是上周三深夜,他们在私立诊所长廊接吻时,她牙齿无意磕碰到的冰凉金属。
这场借种计划本该是场精密手术。丈夫陈骁的精子存活率仅有0.3%,而作为基因工程学教授,他坚持要筛选出智商超过140的供体。林医生递来的档案编号15-7,是某常春藤实验室的华裔研究员,三代学术世家,右利手,静息心率56次/分。所有数据都完美契合电子表格里的筛选条件,除了档案照片上那双眼睛——像淬过冰的琥珀,让苏蔓想起大学解剖课上浸泡在福尔马林里的胎儿标本。
排卵监测APP在凌晨两点十七分弹出提示时,陈骁正在书房修改NSF项目申请书。苏蔓对着镜中裹在真丝睡裙里的身体冷笑,当初说好的人工授精,在丈夫发现供体资料卡上的眼型与自己高度相似后,突然变成了更"自然"的受孕方式。林医生解开听诊器的动作比平时慢了0.7秒,这个细节被她收进眼底。
当他的手掌覆上她后腰凹陷处时,诊疗室恒温系统显示的26℃突然变得极具欺骗性。
宫颈钳撑开的瞬间,苏蔓在疼痛中看清了林医生口罩上方颤动的睫毛。本该注入子宫的冷冻精液正在恒温箱里凝结成冰晶,而滚烫的液体正顺着大腿内侧蜿蜒而下。监控摄像头在三天前的系统升级中"恰好"故障,诊床下的紧急呼叫按钮被白大褂下摆遮住大半。这场偏离轨道的授精仪式里,唯有她指甲陷入对方后背的月牙形血痕是真实的。
当验孕棒显示两道红杠时,陈骁正在用质谱仪分析第十五份供体精液样本。他捧着妻子孕酮检测报告的样子,像在观摩诺贝尔奖证书。"HCG数值很漂亮,"他的拇指摩挲着纸面上墨迹未干的数字,"等孩子出生就送检端粒酶长度。"苏蔓盯着客厅墙上那幅《DNA双螺旋结构》装饰画,突然看清了那些缠绕碱基里暗藏的血色。
林医生的失联始于某个暴雨夜。苏蔓在产科VIP病房发现他白大褂领口的内绣字母不是"林"而是"沈"时,胎动正以每分钟28次的频率冲击着她的膀胱。手机定位显示那家私立诊所已变成宠物美容中心,预约系统里所有关于15-7号供体的记录都被替换成流浪猫绝育档案。
唯有每夜准时响起的门铃声在提醒她——那个带着雪松香气的男人总会掐着孕检周期表出现,用听诊器在她隆起的小腹画着斐波那契螺旋。
真相在羊水穿刺报告出来那晚裂成两半。陈骁盯着基因测序图谱上那串显性遗传标记,镜片后的瞳孔缩成针尖大小:"这些等位基因不可能来自15-7号供体。"苏蔓抚摸着28周胎动剧烈的腹部,突然笑出声来。那个暴雨夜根本没有什么供体研究员,当林医生——或者说沈医生——将伪造的档案推到她面前时,藏在问诊桌下的微型摄像机早已录下陈骁翻阅资料时狂热的眼神。
此刻楼下车库里,沈医生正用手术刀划开第十五只实验鼠的腹腔。三个月前植入的微型芯片显示,陈骁办公室的低温储精罐温度异常波动了17次。而苏蔓枕下的妊娠日记本里,夹着张被血渍晕染的B超单——在胎儿第四肋间隙处,有个与林医生心脏疤痕完全重合的阴影正在规律搏动。
当电子钟跳向凌晨三点整时,三个人的手机同时亮起新消息提示:39小说网《借种历程》最新章节已更新至第15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