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夏第三次整理衬衫领口时,电梯已经停在17层。镜面金属映出她刻意盘起的发髻,这让她看起来比实际年龄成熟五岁——这是她入职三年来总结的经验,面对某些家长时,必须用这种伪装筑起防线。
周先生开门时穿着深灰色羊绒家居服,袖口露出半截刺青,与他在家长会上西装革履的形象判若两人。"林老师来得正好,"他侧身让出玄关,"小泽在琴房练《月光曲》,您听听第三乐章是不是节奏有问题。"
钢琴声从走廊尽头渗出,混着中央空调细微的嗡鸣。林夏的黑色皮鞋踩过波斯地毯,注意到客厅陈列柜里错落摆放的紫砂壶与雪茄剪,还有角落里闪着红光的监控摄像头。这个发现让她后颈发紧,就像两周前在教务处看到周泽的转学档案时一样——那上面盖着三所不同学校的退学章。
"上周的随堂测试,小泽的作文只写了五行。"林夏将批改过的试卷铺在茶几上,红色批注在暖光灯下格外刺眼,"他写'我的父亲',开头说您像动物园驯兽师。"
周先生突然笑出声,腕表磕在骨瓷杯沿发出脆响。"这孩子总爱说大实话。"他俯身时露出后颈一道疤痕,"就像林老师明明讨厌家访,却不得不每周来陪问题学生家长喝两小时红茶。"
落地窗外暮色渐沉,林夏发现钢琴声不知何时停了。当她试图起身告辞时,周先生从茶几下抽出一叠照片。最上面那张拍到她上周五在酒吧门口,霓虹灯牌将她的米色风衣染成暧昧的粉紫色。
"重点中学教师课余酗酒,"男人用茶匙轻敲杯沿,"您猜家长群看到这些会怎么想?"
监控录像定格在林夏跌坐沙发的瞬间,她耳垂上的珍珠耳钉在镜头里晃成虚影。周先生调出手机里的云端备份,二十七个视频文件按日期排列整齐,最早可追溯到她第一次家访时被劝下的半杯梅子酒。
"您上周说小泽缺乏共情能力,"他滑动屏幕展示偷拍角度的特写,"但对着哭闹着要玩具的孩子冷眼旁观的,不正是林老师吗?"画面里超市货架间的林夏抱臂而立,与此刻浑身颤抖的她重叠成双重曝光。
林夏终于意识到玄关处的摄像头并非防盗装置,那些精心调整的拍摄角度,那些恰巧捕捉到的"失态瞬间",早在她踏入这间公寓前就织成了捕兽网。而周泽作文本里那些惊悚的比喻,此刻都成了精准的预言。
"下个月的教学评估,您需要五位家长签署的师德证明。"周先生将钢笔推过茶几,金属笔帽折射出冷光,"作为交换,我可以让这些视频永远加密。"他打开抽屉露出私立医院诊断书,泛黄的纸页上"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铅字正在缓慢溶解。
当林夏在保证书上签下名字时,监控镜头正对着她发白的指节。周泽突然从琴房探出头,少年瞳孔里跳动着与父亲如出一辙的兴奋:"老师,要听我新学的《魔鬼的颤音》吗?"
三个月后,林夏在晨会上收到周泽的退学申请。她望着表格上熟悉的家长签名,忽然听见自己指甲划过纸面的沙沙声——那声音像极了家访那天,周先生用茶匙搅动红茶时,银器与瓷壁碰撞的轻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