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的生物实验室总亮着幽蓝的光。林予安将第五支离心管插入震荡仪时,金属架突然传来异常的震颤——江述白的手正悬停在0.5毫米外,白大褂袖口露出淡青色血管,像某种精密仪器内部交错的导线。
这是他们陆续在第七个夜晚进行血清素重组实验。作为基因工程组最年轻的两位研究员,他们被选中参与这项可能改写人类情感模式的机密项目。培养箱里沉睡的转基因小白鼠尚未苏醒,操作台前的两人却先触发了比多巴胺更危险的化学反应。
"第37组样本的催产素浓度超标了。"江述白盯着光谱仪突然开口,喉结在冷光下划出锋利的弧度。林予安凑近查看数据时,发梢扫过他正在调整显微镜焦距的手背。示波器上的波纹突然剧烈震荡,如同那晚他们同时抓住滚落的恒温瓶时,隔着乳胶手套传递的38.6℃体温。
项目规定实验体必须全程保持绝对理性。于是他们用镊子夹碎情话,把心跳声藏进离心机的嗡鸣。当江述白用记号笔在林予安实验服后背画下第一个人体神经图谱时,冰凉的笔尖沿着脊柱游走,却在尾椎骨晕开滚烫的墨渍。培养皿中的转基因菌落正在疯狂分裂,像极了他们皮下悄然滋生的违禁情愫。
直到某次电泳实验突发短路。应急灯骤亮的瞬间,江述白把林予安按在-20℃的冷藏柜门上,低温让呼吸凝结成带电的雾。他舔掉她睫毛上的冰晶时,质谱仪突然爆出尖锐警报——那些本该封存在液氮里的暧昧数据,此刻正在所有终端屏幕跳动成桃红色的曲线。
项目主任发现异常是在三周后的中期汇报会上。当林予安展示小白鼠脑部扫描图时,本该呈现蓝色的多巴胺受体区域正闪烁诡异的玫红。江述白站在全息投影仪的光束里,看着那些红色光点逐渐聚合成心形,突然想起昨夜她咬住自己锁骨时,在皮肤下炸开的同款暖流。
他们开始出现医学无法解释的共生症状。江述白替林予安缝合小白鼠伤口时,自己的无名指会渗出相同弧度的血珠;林予安在观察江述白的虹膜显微摄影时,发现那些放射状纹路正缓慢重组成自己的名字缩写。最危险的是体温——每当他们相距小于1.5米,水银柱就会突破42℃红线,这个数字恰好是人类血清素彻底沸腾的临界点。
审查组入驻当天,两人躲进气密性最强的P4实验室。负压环境让每次触碰都像在深海接吻,防护服手套摩擦出静电火花。江述白将最后一管融合了他们DNA的试剂推入静脉时,林予安正用手术刀在彼此掌心刻下反向螺旋——这是比任何数据更直白的实验记录。
当破门声撞碎最后一道生物锁,他们蜷缩在培养舱的透明穹顶下,皮肤相贴处蒸腾起淡粉色血雾。监视器显示两人的心跳频率正以费波那契数列的节奏趋于同步,而恒温系统记录到舱内温度始终维持在36.5℃——这个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的数字,后来被项目组命名为"绝对炽点":当两个违规变量达到完美平衡时,所有伦理公式都会在暴烈的温柔中熔毁。
三个月后,人们在废弃实验室发现两套叠放整齐的白大褂。衣领交叠处生长着晶状共生体,显微镜下可见双螺旋结构正在持续自我复制。而项目数据库最深处,藏着段用体温波动编译的摩斯密码,破译后是句持续沸腾的告白:"我们在所有不可能里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