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极目新闻记者陈熹报道
gasuidhqwkjebfksdy8owqihrkfdlsnl
粗壮军人违纪驾驶大巴车闯入禁区,军事基地安全管理漏洞引热议|
近期某军事基地发生现役军人违规驾驶大型客运车辆进入核心区域的严重违纪事件,该事件不仅暴露营区安全管理体系存在重大缺陷,更引发公众对军事设施保护力度的深度质疑。本文将从事件经过、制度漏洞、问责机制三个维度进行全景解析。涉事军人突破三重防线全过程还原
据调查显示,涉事三级士官王某利用执勤间隙,在未履行任何审批手续的情况下,擅自启动停放在营区外围的大巴车。该重达12吨的客运车辆陆续在突破电子围栏、人工岗哨、生物识别三道安防系统,最终停靠在装备存储区警戒线内。监控画面显示,王某凭借对巡逻规律的熟悉,选择在岗哨换防间隙实施违规操作,过程中触发三次警报系统却未引起值班室足够重视。
安防系统形同虚设的深层症结
涉事营区门禁系统仍采用2018年部署的指纹识别装置,数据库近三年未进行权限更新,导致已调离人员信息仍具通行权限。更严重的是,系统未与车辆控制系统进行数据对接,出现"认人不认车"的致命漏洞。
每日07:15-07:30的岗哨交接时段,存在长达15分钟的双岗真空期。涉事军人正是利用该时段安防力量薄弱的特点,完成车辆突破行动。数据显示,近两年该时段异常通行记录占比达总违规量的63%。
涉事人员及管理层的追责程序
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第38条规定,王某已涉嫌违反"擅自调动军用车辆"、"非法进入军事禁区"等五项违纪条款,或将面临降衔、提前退役等行政处罚。更值得关注的是,营区主管领导因长期忽视安防系统升级申请,需承担监管失职责任,现在上级纪委已启动专项问责调查。
此次事件犹如一记警钟,揭示出现代化军事管理中传统安防体系与智能装备间的适配断层。唯有建立人员权限动态管理系统、实现车辆设备电子围栏全覆盖、完善岗哨智能监控网络,才能真正构筑起固若金汤的军事安全防线。-责编:陈坤
审核:陈飞铭
责编:陈宜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