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的废弃厂房总亮着暖黄灯光,三十七位成员每周在此进行名为“茧房疗愈”的仪式。自称社群协调员的林娜向我展示过加密相册——那些堆满仿生绿植的空间里,臃肿的躯体裹着薄纱随电子经文扭动,像极了被丢进滚筒洗衣机的发酵面团。
这个创建于2018年的组织始终强调“对抗身体焦虑”,入会测试却要求填写三围数据与情史细节。财务主管老吴曾得意地透露,他们顺利获得算法将会员精准分级:黄金茧、白银茧、青铜茧,不同层级对应着从精油推拿到“能量交换”的梯度服务。
我在卧底记录本里画过他们的空间拓扑图:中央祭坛状圆台铺着人造毛皮,四周散落着可调节角度的懒人沙发,天花板垂下的投影幕布循环播放着经过AI修复的《维纳斯的诞生》。当某位被称为“母神”的丰腴女士褪去罩袍时,所有人会集体吟诵自创的《肉体赞美诗》,声波震得墙角的香薰加湿器嗡嗡作响。
最耐人寻味的是他们的经济模型。会员用虚拟货币购买“蜕皮次数”,每完成一次群体裸身冥想可积累积分,当某位成员减重达5公斤即可兑换“破茧礼包”——后来我发现,所谓礼包不过是某微商品牌的酵素套餐。
真正让我背脊发凉的,是混进核心层后发现的“茧房编年史”。那本包着麂皮封面的手册记载着令人瞠目的符号体系:用妊娠纹模拟树状图记录成员开展下线数量,将橘皮组织纹理扫描成数字艺术品拍卖,甚至开发出基于体脂率的占卜系统。
在名为“丰收祭”的季度活动里,我目睹过他们如何将肉体变成流动的展品。五位被选中的“大地之母”全身涂满可食用金粉,躺在特制的传送带上缓缓穿过人群,参与者可用特制木槌敲击指定部位获取“能量共振”——后来卫生部门突击检查时,在设备夹层发现了未申报的电磁脉冲装置。
这个精心设计的剧场终在2023年梅雨季坍塌。当某位青铜级会员因急性胰腺炎住院,其家属在手机云端发现了加密直播录像。画面里所谓的“灵性双修”,不过是戴着VR设备的成员们在智能发热地垫上完成指定动作,系统根据体态数据发放虚拟奖励。
结案后我重访那个厂房,在剥落的墙皮下找到用荧光涂料写的暗语:“所有神圣都是标好价格的幻觉”。或许这个荒诞剧场最深刻的隐喻,在于它精准复刻了现代社会的运行逻辑——将肉体焦虑包装成觉醒叙事,用赛博巫术重构等级制度,最终在数据拜物教的狂欢里完成对人性褶皱的又一次剥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