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抑制剂失效之夜:禁忌关系如何突破理性防线
玻璃器皿在实验台上折射出冷光,陆谨言第三次调整显微镜焦距时,后颈腺体突然传来灼烧般的刺痛。顶级Omega信息素不受控地溢散在密闭空间里,混着雪松与白檀的冷香像蛛网缠住猎物——而猎物此刻正撑着操作台喘息,金丝眼镜滑落鼻梁,露出那双永远淡漠的琥珀色瞳孔。
「教授需要帮忙吗?」身后传来金属椅腿刮擦地面的声响,江野单手解开实验服纽扣,属于S级Alpha的压迫感如潮水漫过整间实验室。三天前他提交的《ABO性别信息素干扰实验报告》被陆谨言用红笔批注「数据造假」,此刻却成了最锋利的报复武器——没有人知道他在通风系统动了手脚,让本该持续72小时的抑制剂提前失效。
这场博弈从江野转学进生物工程系就埋下伏笔。当其他学生被陆谨言冷冽的气场震慑时,只有他敢在课后拦住对方:「您身上有Omega信息素阻断剂的味道,但浓度超标23%会诱发腺体纤维化。」被戳破秘密的教授用解剖刀抵住他喉结,却在下一秒被反扣手腕按在标本柜上,福尔马林溶液里的胚胎标本见证着Alpha的耳语:「您该换个更专业的药剂师。
此刻实验台上散落的抑制剂空瓶泛着幽蓝冷光,陆谨言扯开领口的手背爆出青筋。江野的犬齿离他腺体仅剩三毫米时,突然被注射器扎进侧颈——原来教授白大褂口袋里始终藏着浓缩型抑制剂。「你以为我为什么允许你进实验室?」镜片后的眸光比手术刀更锋利,「从你篡改离心机参数那天,我就在等这个验证机会。
Part2ABO世界观下的权力博弈:谁才是真正的猎物
荒川黛笔下的ABO宇宙从不遵循传统套路。当同类作品还在渲染Omega的脆弱性时,《教授,抑制剂要吗》却让陆谨言这个顶级Omega成为棋盘执子者。他会在发情期用液氮冷冻自己的腺体,也能面不改色地解剖Alpha狂化后的尸体。江野以为自己是布局的猎手,却在某个雨夜发现教授私人电脑里的加密文件夹——里面详细记录着他每次易感期的激素波动,甚至包括浴室里失控时打碎的剃须刀片数量。
这场博弈本质是理性与本能的极致推拉。江野用Alpha信息素编织陷阱,陆谨言便用基因编辑技术改造自身受体;当江野买通药剂师调换抑制剂,陆谨言早已合成出反向诱导剂。最精彩的交锋发生在第47章,两人被困在断电的基因库,零下80℃的冷库将信息素浓度推向临界点。
江野撕开防护服裹住颤抖的教授,却听见怀里传来冷笑:「你心跳过速了,需要我教你怎么控制肾上腺素吗?」
但真正颠覆ABO叙事逻辑的,是作者对「标记」概念的重新解构。当江野终于咬破那截修长脖颈时,陆谨言同时将神经阻断剂注入他的脊髓——双向标记从此成为新型寄生关系。这种设定打破传统AO权力结构,正如江野在暴怒时掐住对方腰肢说的那句:「你把我变成离不开信息素的怪物,自己却想永远保持清醒?」
实验数据与荷尔蒙交织成网,每个吻都带着算计,每次标记都是实验变量。当陆谨言在最终章主动卸下抑制剂颈环,江野才发现自己才是被观测的小白鼠——从相遇那刻起,所有失控都是教授为验证《ABO性别解构理论》设计的对照组实验。而读者直到番外篇才惊觉,那个总在关键时刻失效的抑制剂,根本是陆谨言亲手调整浓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