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口的槐树下,李老汉蹲在石墩上嘬着旱烟,灰白的头发被风吹得乱糟糟。他眯眼盯着手机屏幕,拇指笨拙地划拉着短视频,突然被一条弹幕刺痛了眼睛——“这大爷连撒狗粮都不会,活该单身!”
“撒狗粮是啥玩意儿?”他扭头问隔壁裁缝铺的王婶,对方笑得直拍大腿:“就是小年轻秀恩爱!您老要学这个?”围观人群哄笑成一团,李老汉却把烟杆往腰后一别,较上劲了。
这个六十五岁的鳏夫,自从三年前老伴儿病逝后就成了村里的“隐形人”。儿女在外打工,空荡荡的砖房里只有台老式收音机陪他听豫剧。直到某个深夜,孙子强子视频时炫耀新女友送的围巾,屏幕里飘过满屏“狗粮吃饱了”,老汉突然开窍——原来新时代的恋爱,是要晒给人看的。
他开始偷偷观察村口小卖部门口腻歪的小情侣。穿破洞牛仔裤的丫头把冰棍咬一半塞进男友嘴里,染黄毛的小子蹲下给姑娘系鞋带,这些画面被他用皱巴巴的笔记本记成《恋爱观察日志》。某天清晨,当他把熬了整宿的小米粥端给感冒的赵寡妇时,鬼使神差说了句:“趁热吃,我加了枇杷叶。
赵阿姨捧着碗愣住,她守寡十年从没听过这么熨帖的话。更惊人的在后头——李老汉摸出手机,学着年轻人比划爱心手势,在晨光里给她拍了张捧着粥碗的照片。当晚,这张构图歪斜却透着暖意的照片出现在他新注册的朋友圈,配文是手写输入法的错别字合集:“给赵妹子送温暖,她说甜到心砍里。
这条朋友圈像颗深水炸弹。第二天清晨,李老汉家院门被拍得震天响。赵阿姨红着眼圈举着手机:“老李头你啥意思?我儿媳妇刷到这条,非说我老不正经!”可仔细看,她鬓角别着朵新摘的栀子花,蓝布衫领口露出截红丝巾——分明是精心打扮过的。
这场“撒狗粮事故”意外撕开了两人间那层窗户纸。李老汉索性破罐破摔,每天清晨雷打不动出现在赵家院墙外。第一天是挂着露水的野蔷薇,第二天是裹着油纸的芝麻糖饼,第三天他直接扛着梯子来修漏雨的瓦片。村里微信群炸开了锅:
“老光棍给赵寡妇唱《月亮代表我的心》,调都跑到黄河了!”“看见没?赵姐今天戴了金耳环,准是李老头送的!”“最新战报!两人在文化广场跳交谊舞,赵姐崴脚被公主抱了!”
面对流言蜚语,李老汉祭出终极杀招——直播撒狗粮。他借来强子的自拍杆,镜头里两个白发人笨拙地学做蛋糕,面粉糊了满脸;夕阳下并排钓鱼,为条拇指长的鲫鱼争得面红耳赤;最轰动的是七夕夜,他穿着孙子淘汰的潮牌卫衣,在村口大槐树下用投影仪放老电影《庐山恋》,幕布上飘满他手绘的爱心弹幕。
当赵阿姨笑着捶他“老不羞”时,镜头定格在两人交叠的皱纹里。这场持续47天的“黄昏恋真人秀”,最终以儿女们集体回乡“查岗”收场。可当儿子看见父亲手机里200多条恋爱vlog,女儿发现母亲衣柜底层的情书——那些歪扭字迹记录着“今天赵妹子夸我种的茄子好”,所有人都沉默了。
夜深人静时,李老汉的直播间标题悄悄改成:“第7章预告:我们要领证了”。背景音里,赵阿姨正嗔怪着:“死老头子,把我年轻时的照片修这么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