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末的晚风卷着桂花香钻进浴室换气窗时,小南正拧开锈迹斑斑的银色龙头。作为转学生住进这栋八十年代红砖宿舍的第三周,她依然不习惯公共浴室里此起彼伏的嬉闹声。
水珠顺着发梢滑过锁骨,在贴着「6」号瓷片的隔间里,她忽然发现脚下积水泛着诡异的淡青色。本该灼烫的热水忽冷忽热,瓷砖缝隙里渗出某种类似海藻的腥气。指尖触到墙面瞬间,整排日光灯管突然发出电流过载的嗡鸣。
「你们觉不觉得第六间的水管有问题?」次日早餐时小南试探着询问,邻座啃着油条的短发女生筷子突然悬在半空。晨光斜照在餐桌遗留的1997年校刊上,泛黄头条赫然写着《旧校舍改造工程启动》。
深夜十点零七分,当小南再次独自踏入浴室,第六间隔板内侧的霉斑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蔓延成藤蔓图案。雾气蒸腾中,镜面浮现出不属于自己的倒影——穿藏蓝水手服的少女脖颈缠着褪色红绳,湿发间别着半枚破碎的蝴蝶发卡。
「救…」带着水汽的叹息擦过耳际时,小南踉跄撞上储物柜。铁门弹开的刹那,1998年秋季的借书证飘落脚边,照片上面容模糊的女生戴着同样的蝴蝶发饰。值班表显示当晚巡楼的是现任教导主任,而二十三年前的他,正是拆除旧校舍的施工监理。
解剖实验室的福尔马林气味混着秋雨涌进窗户时,小南正用美工刀小心剥离借书证背面的胶层。泛黄的借阅记录显示,这个叫林晚晴的女生在失踪前两周,陆续在借阅了《建筑结构力学》与《混凝土配比手册》。
「当年改造时挖出过装着校服的铁盒哦。」保洁阿姨擦拭着标本柜低声嘟囔,说九八年那场暴雨冲垮了西侧围墙,露出半截印着「林」字的钢笔。此刻小南盯着手机里刚拍下的施工图纸,发现旧浴室正下方标注着「待查区域」。
当金属探测仪在第六间隔间地板下发出蜂鸣时,晚自习结束的铃声惊飞了窗外乌鸦。撬开松动的瓷砖,混凝土里嵌着的铁盒裹满青苔,褪色的蓝白校服口袋里有张被水渍晕染的字条:「他们用325号水泥封住了通风井」。
次日清晨,戴着金丝眼镜的教导主任站在拆除现场,看着工人们从承重墙里凿出半本日记。1998年9月17日的潦草笔迹记录着惊人发现——旧校舍改建时违规使用劣质建材,而试图举报的质检员女儿,正是消失在秋雨夜的林晚晴。
如今当小南走过新落成的校史馆,展柜里那枚拼合完整的蝴蝶发卡在射灯下流转微光。据说每逢雨夜,值班保安还能听见资料室传来书页翻动声,像是有人在温柔擦拭着被岁月模糊的真相。而关于第六间隔板新出现的留言,有人说是水雾形成的巧合,也有人看见两个少女的倒影在镜中相视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