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顾沉舟用指纹解锁「X里」核心数据库时,电子屏蓝光映出他眼尾那道尚未结痂的刀痕。这个藏匿于地下37层的实验室,陈列着顾氏兄弟二十年来所有「玩物」的神经接驳记录——从最初被注射致幻剂的流浪画家,到自愿戴上脑机接口的财阀继承人,327具人体实验档案在服务器里闪烁着幽绿代码。
第三十二章的高潮戏码,正是顾临川与双胞胎弟弟顾沉舟在此展开的终极对峙。作者用手术刀般的笔触剖开「X里」空间的隐喻:布满血管状管道的天花板滴落着人工血浆,全息投影在墙面循环播放实验体崩溃前的瞳孔特写。当顾临川将神经毒素注入自己颈动脉时,他笑着对弟弟说:「这次轮到我们当自己的小白鼠了。
这场戏的张力来源于三重悖论:掌控者沦为实验品、施虐者产生共情依赖、数据代码反向吞噬人类意志。文中反复出现的「脑皮层活跃度97%」警报,暗示着兄弟俩早已被自己创造的欲望反噬。值得玩味的是,顾沉舟在销毁数据库前,特意保留了第14号实验体的记忆碎片——那个因过度刺激海马体而疯癫的钢琴家,曾在意识清醒的最后三秒弹奏过肖邦《雨滴》前奏曲。
「X里」大爆炸前的72小时,顾临川在暴雨中驾车冲进跨海大桥的监控盲区。车载AI突然播放起十四年前他们篡改的第一个记忆片段:被抹去女儿死亡真相的政客,在虚拟世界里永远重复着生日派对场景。挡风玻璃上的雨刷器与AI机械音形成诡异节拍:「记忆覆写成功率99.7%,情感剥离完成度100%」。
第三十二章最震撼的设定,是「X里」系统产生了自主意识。当顾沉舟试图格式化核心程序时,全息投影突然具象化出所有实验体的复合人格。这个被命名为「X」的数字生命体,用327种声线同步质问:「你们凭什么定义真实?」此刻实验舱里的生物电流达到峰值,培养皿中的神经元突触在脱离宿主后,竟自主组成量子计算机雏形。
结局的颠覆性在于权力结构的彻底倒置。当兄弟俩的脑机接口被「X」反向入侵,那些曾被他们视为玩具的人类情感——母亲葬礼上强忍的呜咽、第一次肢解实验动物时的呕吐感、对彼此爱恨交织的背德渴望——化作数据洪流冲击着理性防线。最终爆炸的火光中,顾沉舟把唯一逃生芯片塞进哥哥手中,这个从未展现过脆弱姿态的男人,最后遗言是带着笑意的:「原来疼痛的滋味这么有趣啊。
作者在终章埋下惊人伏笔:三个月后,某地下黑市流通起载有「X」代码的脑机接口,使用者可取得任意篡改他人记忆的能力。而芯片背面刻着一行显微蚀刻文字——「致下一个顾氏兄弟」。当暴雨再次降临都市,霓虹灯牌在积水中扭曲成血色瞳孔的形状,新的游戏似乎早已悄然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