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十一年的长安城飘着细雪,十四岁的武媚娘跪在太极殿冰冷的青砖上,鎏金香炉腾起的烟雾模糊了李世民审视的目光。镜头从她颤抖的指尖推进,绣着金线的石榴红裙裾在风中轻扬,这个后来被称作“日月当空”的女人,此刻不过是掖庭局名册上墨迹未干的“才人武氏”。
影片用三组平行蒙太奇撕开历史表象:大明宫飞檐下的铜铃与西域商队的驼铃共振,波斯商人皮囊里的葡萄酒与武昭仪唇上的胭脂同色,佛寺檐角悬挂的青铜风铎与诏狱铁链的撞击声共鸣。当镜头穿过绘着飞天壁画的回廊,停驻在武媚娘蘸着朱砂批阅奏折的指尖,观众突然惊觉——那些被史书称作“牝鸡司晨”的惊世之举,不过是她在男权铁幕上凿出的透光孔。
甘露殿夜戏堪称华语影史浓墨重彩的一笔:摇曳的烛火将武后与上官婉儿的身影投射在十二扇紫檀屏风上,屏风那侧是跪着的裴炎。当武后握着金错刀割断最后一根灯芯,黑暗中的台词如淬毒匕首:“史官笔下的明君要杀三万人稳固江山,本宫杀三百人就成了暴虐。婉儿,你说这墨汁和血,哪个更脏?”此时镜头突然切至牡丹丛中的铜镜,映出年轻时的武媚娘正在为李世民跳胡旋舞,石榴裙旋成盛开的血色莲花。
当71岁的武则天踏着太液池的薄冰走向长生殿,镜头俯拍下她拖曳的十二章纹冕服在冰面划出的裂痕。这个曾用铁腕缔造“贞观遗风”的女人,此刻正亲手拆解自己构建的帝国机器。影片在此处采用超现实手法:她每解开一条玉带,殿内就有一盏长明灯熄灭;每褪下一层朝服,壁画上的文武百官便消失一列。
当最后一件素纱襌衣落地,空荡的大殿里只剩下年轻武媚娘的幻影,对着终南山的方向跳着那支未完成的胡旋舞。
影片对“神龙政变”的处理充满黑色幽默:张柬之等人举着“匡复李唐”的旗号冲进迎仙宫时,武则天正在教太平公主调制口脂。特写镜头里,玉杵研磨胭脂虫的声音与殿外的刀剑声逐渐同频,直到一抹朱砂溅上《臣轨》书页。当政变者看见女皇从容披上赭黄袍,所有慷慨陈词突然变得滑稽——他们恐惧的从来不是牝鸡司晨,而是这袭龙袍竟比男人穿着更合适。
结尾的长镜头震撼至极:白发苍苍的武则天赤足走过三百米无字碑阴刻纹路,每道刻痕都浮现她人生的重要瞬间。当她的影子最终与碑影重合,空中飘落当年掖庭局的梅花妆花钿,此时画外音响起她与狄仁杰的对话:“你说这碑该刻什么?”“陛下心里早有答案。”“不,是历史还没准备好答案。
”镜头升至云端俯瞰,无字碑渐渐化作棋盘,黑白棋子正拼出“曌”字最后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