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
陈明田
2025-08-10 04:01:10
舞蹈教室的晨光穿透纱帘,在地板上投下菱形的光斑。十二岁的白雨竹正对着落地镜反复练习relevé(半脚尖立),白色练功服后背晕开深色汗渍。当镜头推近特写,那双被舞友们称为"白玉足"的脚掌上,交错分布着暗红色血泡和老茧,大脚趾关节处贴着三张创可贴——这是专业芭蕾舞者最真实的"勋章"。
"每天要换五次足尖鞋衬垫。"雨竹边缠绷带边向我们展示她的装备箱,二十几双磨损程度不同的足尖鞋按使用周期排列,每双鞋跟都标记着日期和演出场次。最旧的那双鞋头已经磨出毛边,粉红色缎面褪成灰白,却仍被她珍而重之地收藏在玻璃盒中:"这是七岁时第一次完成32圈挥鞭转时穿的战靴。
在专业舞蹈附中的作息表上,每天5:30晨功雷打不动。压腿把杆旁贴着人体肌肉解剖图,文化课课本里夹着英文版《芭蕾解剖学》。当我们问及"足部踩压"训练是否痛苦时,小姑娘狡黠一笑,突然踮起脚尖在镜墙前完成一组完美的entrechatsix(击腿六次跳跃),落地时马尾辫在空中划出流畅的弧线:"疼痛会转化成肌肉记忆,就像游戏里攒经验值!"
莫斯科国际青少年芭蕾舞大赛后台,雨竹正用冰袋敷着肿胀的脚踝。化妆镜周围贴满写着俄语发音的便利贴,椅背上挂着改过三次尺寸的《天鹅湖》演出服。当现场导演喊出"五分钟准备",她突然从包里掏出物理习题集,就着台口的微光验算起重力加速度公式。
"其实芭蕾和物理是相通的。"候场时她向我们解释,撩起纱裙展示小腿肌肉的收缩状态:"就像这段黑天鹅32圈挥鞭转,重心移动要遵循角动量守恒定律。"这种跨学科思维来自她独特的训练方式——把排练厅当成实验室,用运动手环监测肌肉群发力数据,甚至开发出专属的足部压力分布分析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