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笔灰在九月阳光里漂浮,高二(3)班的吊扇正发出规律的嗡鸣。林雨晴握着三角板的手突然颤抖,前排女生张雅欣毫无征兆地栽倒在地。尖叫声划破教室的瞬间,二十六岁的生物老师已经扯开衬衫纽扣。
"都转过去!"她厉声喝止想要围观的男生,雪白胸脯在蕾丝内衣里起伏。当淡粉色乳晕贴上学生发紫的嘴唇时,后排男生碰倒了画架,石膏像碎裂声与吮吸声同时响起。
教导主任冲进来时看见的就是这样的画面:年轻女教师半裸着上身,昏迷的女生枕在她大腿上,唇角还挂着奶渍。手机快门声此起彼伏,走廊里挤满闻讯而来的其他班级学生。
"林老师你疯了吗!"主任的咆哮震得玻璃嗡嗡作响。雨晴却专注地盯着雅欣逐渐恢复血色的脸,乳汁正顺着少女脖颈流进校服领口。她想起三个月前那个暴雨夜,在城郊废弃诊所里签下的协议,冰凉的针头刺入乳房的钝痛。
校园论坛当晚就炸开了锅。"#哺乳门"词条在本地热搜榜急速攀升,监控视频里被马赛克遮挡的旖旎画面,反而激起更疯狂的传播。家长群里疯传着经过AI修复的版本,教导处电话被媒体打爆时,林雨晴正把自己锁在生物实验室,对着显微镜调整载玻片。
第七天深夜,校长在监控盲区拦住了雨晴。"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老人举着那份从市立医院流出的检测报告,指尖点在"转基因母乳"的红色印章上。窗外惊雷炸响,照亮雨晴锁骨处未愈合的针孔。
三周前的匿名包裹里装着雅欣的绝症诊断书。作为全市唯一顺利获得基因编辑资格认证的教师,雨晴比谁都清楚那些晦涩的医学术语意味着什么。当她站在黑市诊所的冷光灯下时,穿白大褂的男人正在往试管里滴入荧蓝液体:"这种基因乳剂,需要持续哺乳三个月。"
此刻躺在重症监护室的雅欣并不知道,那些救命的乳汁正在改写她的DNA链。雨晴摸着胸前的灼痛伤疤,想起注射时医生说的话:"每毫升乳汁含有两百万个纳米机器人,它们会像蚁群修补堤坝那样重建免疫系统。"
教育局的调查组进驻当天,雅欣奇迹般苏醒的消息登上新闻头条。当记者们长枪短炮围住病床时,少女掀开病号服,露出心口处正在消退的鳞状纹路——那是基因融合特有的"生命之痕"。走廊尽头的雨晴扣紧衬衫最上端的纽扣,转身走进安全通道,白大褂口袋里露出半张飞往海南的机票。